首页 > 高三备考

新高考录取方式有何变化?什么是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?

作者:艾阳 时间:

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,录取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与优化。从2024年起,新高考录取方式将迎来重大变革,其中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。本文将详细解读新高考录取方式的变化以及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的含义。998e4983b452e8b114aaa2743a21b39.png

一、新高考录取方式的变化

与以往的高考录取方式相比,新高考录取方式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:

  1. 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成为录取的主要依据。这意味着高校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,而非单一的高考分数。
  2. 分本、专科分列招生计划、分别划线、分别进行投档录取。这一变化旨在使招生更加精细化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,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  3. 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实行“院校专业组”录取模式。这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内容,即高校将按照选考历史、选考物理两个组合进行分列招生,并采用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进行录取。

二、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的含义与特点

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是一种新的录取方式,其特点如下:

  1.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须相同。这意味着在同一个专业组内,各个专业的入学要求是相同的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。
  2. 以“院校专业组”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。每个“院校专业组”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,考生可以填报多所院校的多个专业组,增加录取机会。
  3. 考生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均须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。这一规定旨在保障考生的权益,避免因专业选择过于局限而错失录取机会。
  4. “院校专业组”将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。这使得专业设置更加灵活,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。
  5. 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“院校专业组”,增强了对考生的个性化服务,也使得招生更加精细化。

综上所述,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是新高考录取方式的重要变革之一,它通过将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合为一个组,以“院校专业组”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,旨在提高招生的精细化程度,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。同时,这一模式也使得高校的招生工作更加灵活和多样,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。

更多阅读